花250萬改造老房「讓陌生人免費住」遭笑:東西肯定被偷光!大家說他傻子「卻見證了最美人性」

無論是旅行、到外地工作,又或是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而離家,人們不只想尋找一個住所,心中更渴求一個心靈的寄託與歸屬,而在這間房子裡,屋主為大家提供了人人可享受的福利,也獲得了大家熱情的回饋。


在廈門沙坡尾,有一所舊廠房。

從2016年開始,24小時一直開著燈、不鎖門、沒人看管。

這裡有沙發、書桌、茶水食物、還有舒適的榻榻米...


Advertisements

任何人都可以進來坐坐,甚至留宿,不收一毛錢!

可以是獨自旅行的背包客、路過的陌生人,或是尋找住處的街友....

大家一起共享這份溫暖與自由。


Advertisements

這個理想主義的烏托邦叫「路燈計劃」,是一個來自河南的80後青年發起的,他叫邵東強,江湖人稱河馬邵。


Advertisements

其實這已經不是河馬邵第一個共享空間了。

2013年,他為了有地方招待朋友,開了家「巢自助咖啡館」,對外開放後成為中國首家共享空間;

2014年,為了迎接更多的人,又創立了「理想家的家」;

2016年的「路燈計劃」,他的初心更簡單,就是因為一場颱風!

看到這裡,你是不是滿頭問號?到底這個男人背後有怎樣的故事?還要從他退役時說起。


2013年河馬邵從福建海軍退役,決定來到廈門創業,他和兩個朋友一起在沙坡尾大學路,租了一間15坪多的房子。

16年的軍旅生涯,他早已過慣了集體生活,喜歡和來自天南地北的朋友聚在一起,聊聊天小酌兩杯,去追尋一種共同的歸屬感。

他陸陸續續發出了300多把鑰匙,後來覺得太麻煩就乾脆不鎖門了。

Advertisements


久而久之,這間房從自住變成了與朋友們的共享空間,最後連陌生人都可以進來歇腳泡茶,離開時收拾乾淨就好。

一層是喝咖啡的,二層是喝茶的,三層不開放。

Advertisements

這就是邵東強共享空間最初雛形,無人看管,沒有買賣,全天開放,他把它命名為「巢咖啡館」,也成為第一個無人咖啡館。


Advertisements

2014年情人節開業後,一時之間吸引無數人慕名前來,各大媒體爭相報導,也成了廈門的地標建築。

顯然,這15坪大的空間完全不夠用了。

恰巧租房合同到期,他就沒有續約直接留給了房東,轉手又租下「巢」後面的白房子,親自動手改造成——「理想家的家」。

「我只想給理想安一個家,讓各自堅持理想的人找到歸屬感」。


Advertisements

這個改造讓他一下花光所有積蓄20萬人民幣(約新台幣85萬多元),自己擠進了250元人民幣(約新台幣1072元)一個月的地下室。

朋友和家人非常不理解說他瘋了,「巢咖啡館剛有點名氣就不幹了,又要重新砸錢,到底圖什麼?」

河馬邵卻說:「我只是做一個理想空間大家一起用,不夾雜任何負擔和責任,就當是一個社會實踐而已。」

說真的,這個社會實踐確實很鍛煉人,這就是沒改造前的理想家,只有三面牆,其他都要重新添置上去。


經過100多天,從院子的一磚一瓦鋪設,再到房間中的每一件傢具,河馬邵將這間破爛蝸居,變成了大家心中的「詩和遠方」。

2016年5月,「理想家的家」正式對外開放了,它成為了巢的進階版,除了咖啡、喝茶,還有公共廚房做飯,甚至還能看一場藝術展覽。

入口處沒有多餘修飾,質樸的白牆加上簡單的木門,幾盆綠植,一面開運掛旗,像是回到了自己家,親切溫暖。


河馬邵用一張2公尺的原木長桌、長凳,打造一個休閒茶室,五湖四海的朋友圍坐在一起,喝茶聊天,拉近了彼此的距離。


就連許多知名旅行者都特地前來打卡。


在看台上,為情侶布置著浪漫的燈光,嬌艷的玫瑰花瓣,來記錄他們求婚的甜蜜瞬間。

雖然河馬邵每個月入不敷出,但看著大家來這裡的溫暖笑容,他覺得一切都值得。

原本他以為這應該是自己最後一個共享空間,沒想到的是,因為一場颱風,河馬邵又有了新的想法。


2016年颱風來襲,河馬邵和朋友們正在屋裡聊著天,突然整個屋子一下黑了,斷電了。

他們正打算拯救電路時,一對母女跑了進來問:「能不能在你這避颱風,我們家住閣樓容易漏水。」河馬邵毫不猶豫的答應了,同時也有了一個靈感。

他想為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建一個避風港,安一盞永不熄滅的路燈,照亮黑暗。


河馬邵在經歷兩次共享空間後,又再次陷入了無底洞....

首先要承擔房租水費經濟支出,接受很多人對你的質疑,還有日復一日沒有回報的付出。

面對這些問題,他依然選擇不計後果的堅持,「路燈計劃」就此開始了。

Advertisements

文章未完,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Advertisements

Advertisements

編輯精選推薦 More 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