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待父母,才是一個人「最大的福報」!最傷父母的4種話「永遠別說」

不讓親近的人傷心,是一個人最高的教養。

3.對父母的教育不耐煩。

「煩不煩啊」

「瞎操心什麼啊」

「我知道了,別說了,你說的我懂」

Advertisements

「孝順」兩個字千百年來被我們掛在嘴邊,但現代社會很少有人認真思考過它們的含義。

「孝」體現了下對上的愛和尊重,「順」要求孩子在順服父母的基礎上進行溝通。

如果在子女的內心裡沒有這個「順」字,那麼很容易在溝通中喪失謙卑和尊重。

每當父母因為某件事教育我們時,好多孩子會說:「我知道了,別說了,你說的我懂」等不耐煩的話,其實父母只是希望我們過得更好。

直到我們為人父母後才明白,原來我們也是這麼教育自己的孩子。

對父母多一些體諒,等他們哪天不管我們了,不再教育我們的時候,我們會發現生活會更加難過!

4.對父母講職場用語。

「謝謝你」

Advertisements

「請」

小的時候,父母給你買了夢寐以求的玩具,你高興的會說:「媽媽,謝謝你。」父母可能會為此欣慰高興;

但當你長大後,每次回家,看到父母給你做飯鋪床,你也把「謝謝你」、「請」這種職場用語掛在嘴邊,難免會讓父母心酸,也許你是無意中把這些話帶到了家裡,也許你是真的想感謝父母。

但是當著他們的面說這樣的話,會讓他們傷心。

因為在父母眼中,你始終都只是孩子,都是那個調皮搗蛋、橫衝直撞,老惹自己生氣的小鬼。

所以他們給予你的愛,是一輩子的,是不求回報的。

林俊傑有一首《陌生老朋友》的歌,這樣寫到:

問候太客套,不要太像社交,

不如胡說八道;

小人就小人,友情不用搞得太深奧;

不怕有磨擦,吵吵鬧鬧,只怕太有禮貌。

在某些場合,對待某些人,我們需要禮貌,謹慎一點;

Advertisements

但在某些場合,對待親密的朋友,我們可以隨意一點,甚至可以邋遢一點。

哪怕你真的想感恩父母,也不要把「謝謝你」、「請」這樣的話掛在嘴邊。

05

  • 人最大的教養,是善待父母。

    Advertisements

魯迅一生娟介耿直,從來都是心口如一,從不違心屈從,唯獨對自己的母親妥協過,哪怕是最平常的起居生活,也是極為妥帖、恭順。

為了不讓母親感到寂寞,魯迅特地將母親從老家接到北京,並把他最大的房間留給母親住,自己和妻子住小的。

每天晚飯後,都要到房間與她聊天。

出門之前,總要先到母親屋裡說聲:「阿娘,我出去哉!」

回來後,也一定去母親處說聲:「阿娘,我回來哉!」

還時常帶回些母親喜歡吃的小食品。

魯迅的文章雖然寫得好,可他的母親卻不愛看,有人曾特意送了本《吶喊》給她看,還說《故鄉》寫得好。

老太太讀完卻說:「沒啥好看,這怎麼也可以算小說呢?」

原來,老太太喜歡看新鴛鴦蝴蝶派的小說,尤其是張恨水的作品。

於是,魯迅就跑到書店買來張恨水的《金粉世家》、《美人恩》送給母親。

Advertisements

魯迅的好友許壽裳說:「魯迅的偉大,不但在其創作上可以見到,就是對待其母起居飲食的言行中,也可以見到他偉大的典範。」

是否,我們也像魯迅一樣,給予了父母足夠的體貼與溫情。其實他們所祈求並不多,一份簡單、耐心而溫馨的愛就足矣。

父母忙了大半輩子了,一直說,等你大了,就不管你了,等你結婚了,就管不動你了,等你有孩子了,就懶得管你了,等你孩子上學……等的她都老了。

當他們慢慢老去的時候,多些細心、多些用心、多些耐心,這是兒女能給予他們最好的報答。

千萬別等到父母老了,你才突然發現,他們才是你最應該傾心的人。

時間可以不對他們仁慈,但你一定要對他們溫柔。

因為父母是我們的根。

老話說:「不孝父母,拜佛無益。」

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福田,善待父母,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福報。


參考來源:今日頭條

Advertisements

回首頁

2/2

Advertisements

Advertisements

編輯精選推薦 More 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