爸爸給女兒「反穿衣服」上街,轉身那一刻,網友大讚:爸爸的智商確實高!

「鞦韆太高了,危險,我們回家畫畫好不好?」

「爸比,我想去蕩鞦韆。」

「好,去蕩鞦韆。準備好了嗎?要不要再高點?」

媽媽時常強調孩子要聽話,而在爸爸的教育中,孩子更為自由,爸爸們的「放養模式」少了一份呵護和小心翼翼,卻多了一份自由和歷練,讓孩子去嘗試自己想做的事。

多一份歷練,就多一份主見,也多一份責任感。


2.多一份創造

孩子把玩具拆了。

媽媽:「你怎麼這麼不愛惜媽媽給你買的玩具呢?下次再這樣媽媽不給你買新玩具了。」

爸爸:多數爸爸不會阻止小孩拆玩具,有些動手能力強的爸爸甚至會說:「爸爸和你一起,看看能不能拼成新的東西。」

通常情況下,媽媽希望孩子能夠循規蹈矩,而爸爸則多了一份探索精神。孩子的「破壞力」有時候是對新事物的興趣和探索的表現,爸爸往往允許甚至鼓勵這種「破壞力」的存在,不僅培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,還激發了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。

Advertisements

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表明,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高,將來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。這並不是否認媽媽的作用,但爸爸給孩子想像力、創造力方面的影響確實可以使孩子變得更聰明。


3.多一份外向

媽媽:「今天在學校聽老師的話嗎?和同學有沒有好好相處啊?」

爸爸:「今天在學校有沒有跟人打架?有人欺負你了嗎?」

媽媽在撫養孩子時多呈現溫柔、關懷、細緻的一面,爸爸則有放、進取、外向的特質。

在兒童心理諮詢中,不少來訪的孩子性格內斂、柔弱、與同學人際關係不好,大多數與爸爸長期不參與家庭教育有關。他們的爸爸有的在外地工作,有的離異之後很少來看孩子,還有的位高權重、每天早出晚歸,一周都見不到一面。

外向的性格有助於良好的人際關係,對孩子以後走入社會也十分重要。

Advertisements


4.多一份大氣

孩子被路人撞到了。

媽媽:「走路能不能小心點兒,都撞著孩子了,看看有沒有事?」

爸爸:「又摔倒了,沒事,起來繼續走,小心點。」

女人細膩,同時也容易斤斤計較,尤其是護子心切。而男人往往大大咧咧,尤其還怕麻煩,往往喜歡大事化小、小事化了。如此影響到孩子,孩子也會更加豁達和大氣一些。

過於認真和計較往往使自己活得很累,多一份豁達和大氣,也是孩子的一種福氣。


5.多一份性別認同

科學家發現,隨單親母親長大的女孩,成年後往往拒絕做母親或妻子,婚姻生活滿意度也不如同齡人。對女孩子來說,她需要通過父親來認識男人是什麼樣子,未來兩性關係發展時不容易被欺騙、欺負。

而缺乏父愛的男孩子在性格方面更容易出現「女性化」傾向。男孩子更需要從父親身上學習什麼才是男人,幫助他在未來維持穩定的婚姻與家庭關係。

Advertisements

因此,父親的陪伴對孩子的性別認同以及未來的婚姻關係有很大影響。


父親是高山,母親是大海,在家庭教育中各有優勢,必須做到陰陽互補,孩子才能健康成長。

爸爸,如果你愛我,請多一點時間陪伴我。即使你沒有媽媽那麼細心,即使你什麼都不會,我們只能一起吃外賣,我還是想要你陪我一起成長。



Advertisements

回首頁

2/2

Advertisements

Advertisements

編輯精選推薦 More +